查看原文
其他

精英扎堆创业的自动驾驶赛道,北京觉非科技如何突围?【星特写】

smart 联想之星 2021-08-11


北京觉非科技的合伙人团队来自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曾担任核心业务高管职位,拥有超过10多年的管理经验。此前成功打造了多款用户量级过亿的产品与服务,在行业内享有极好的口碑和资源积累。在鼓励创业的大环境中,始终葆有好奇心和自我驱动力的工作状态,以及对自动驾驶行业探索创新发展的初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就了北京觉非科技。较高的团队成熟度,在创业公司中难得一见。


北京觉非科技是一家领先的AI技术创新型公司,已完成近亿元融资。公司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自研高度自动化、可量产的空间图谱云数据处理平台;结合边缘计算的应用,实现超视距传感器,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等服务。目前面对主机厂、运营商、政府、行业客户等不同的硬件设备基础和运营场景需求,提供ADAS 2.0高精地图、高精度增强定位等多个产品。


在名校、大厂出身、精英扎堆的自动驾驶赛道,北京觉非科技团队如何突围?北京觉非科技创始人刘斌与CEO李东旻认为,自动驾驶的终局不会“一家独大”,主机厂、供应商、互联网科技公司等众多角色纷纷抢占自己的领地,而其中却又蕴含着平台化的绝好机会。北京觉非科技的目标,是发展成为自动驾驶的交通“云大脑”。


过去,刘斌与李东旻一直在和地图打交道,输入目的地,地图会明确告诉你最优化的路径或者是最快的时间。但在创业的道路上,没人能告诉你这一切。北京觉非科技,正在用自己对行业创新的信念与务实的实践寻找最合适的路径,奔向自动驾驶的美丽新世界。


近日,联想之星采访了北京觉非科技创始人刘斌与CEO李东旻,听他们讲讲走出大厂后的创业之路。


北京觉非科技创始人刘斌(右)、CEO李东旻(左)


以下为联想之星(简称“LS”)对话刘斌&李东旻:



技术:低成本,高度适用客户设备


LS:面向自动驾驶的B端市场,真正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北京觉非科技是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的?


刘斌:目前自动驾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无人的自动驾驶,一类是辅助驾驶。在货运车和一些商用车上,辅助驾驶正在逐渐增长。但生产这类设备的大部分厂商、供应商是传统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各家都在压低成本,导致设备计算能力较差,只能实现一些基础功能,比如车道偏离预警,长期来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数据和服务,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甚至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级的辅助驾驶,为商用车提供更好、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纯无人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都需要云端服务。因为数据会不断更新,所以我们将数据转换为地图服务,而且要适配不同客户的设备。不仅为他们提供数据,还会将道路、车道线等的识别能力打包到整体服务中。这些服务是在客户自有设备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增加任何成本。这些是偏后装设备,主要是做危险预警。


针对前装设备,我们利用我们的数据和服务研发了一套定位产品。定位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想让车自己行驶并且规划路线,首先要让车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儿,知道行驶在第几车道,知道旁边有没有车道,判断虚线、实线,能否变道等等。这是基于客户的设备使用我们数据服务的一个例子。


我们还能让车自动上下匝道。匝道比一般道路的弯度大,目前靠车自己的感知设备是看不全车道的,而利用我们的数据服务和定位能力,车能知道怎么拐弯,根据坡度和曲度确定车速。


LS:北京觉非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斌:现在行业中ADAS、L4自动驾驶的供应商非常多,而考验一个产品是否能脱颖而出,则需要你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平台技术与能力。


而我们的优势,即是通过即时感知类数据与经验知识类数据,并结合我们的AI算法应用,为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我们会把核心内容封装起来,快速供给不同客户的不同平台,我们对于不同平台的适用性很高,可以灵活部署在不同设备上,不需增加额外成本。我们希望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使用相对低成本的设备,并用技术手段压低成本,从而取得优势。而且我们有适应市场、适应合作伙伴的能力。


我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用传统CV的方法做技术识别,二是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把我们的数据和模型放在客户自己的设备上,客户不需要再招一个团队研究数据模型,直接把我们的东西拿过去就可以用。


同时,我们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客户的硬件设备,让智能无处不在。客户的计算中心设备在哪儿,我们的程序就跟到哪儿。



LS:目前有哪些可以透露的商业合作?


李东旻:商业合作分两部分,一是商用车辆,二是主机厂。商用车辆以高级辅助驾驶设备为主,这部分我们已经落地而且发展较快,我们的目标是服务数万台在路上跑的设备,不断增强它的辅助驾驶能力,增强它的数据识别能力,也为我们形成数据闭环。面向主机厂的落地速度相对较慢,我们侧重用原创的技术手段为他们做内部验证。目前市场上有的车已经具备一定的辅助驾驶能力,但都没有利用地图的能力。而数据以某种形式进入整车一定是L2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在我们一方面将自己的数据和产品介入整车,提供更多更强大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把数据和定位能力提供给前端制造商做技术验证。提升地图定位能力,才能实现更精准、更强大的服务。


团队: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LS: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者有一个明显特点是精英创业,创业者集中来源于名校和大厂,怎么看这个现象?


刘斌:这与自动驾驶的发展背景有关,自动驾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欧洲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科研项目,所以在行业早期,技术是最快取得进步和成效的,在2016年,行业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让方向盘动起来,而现在这已经不算神奇了,现在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提升方向盘转动的体验,进入感受层面,而不再停留在技术层面。所以自动驾驶的演变是发源于技术,延伸到感受等等层面。


所以我认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人才集中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产业向前推进,会有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人加入,解决当下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另外,我们可以从人工智能的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来看。过去在算法层面推进最大的是斯坦福、哈佛、MIT等著名高校,绝大部分图像识别的算法是从这几个学校的模型产生的。所以在算法层面,高校背景的人比较有优势。另外,从算力和数据上说,大公司有业务需求,比如BAT都是自建机架,自己了解GPU的设计等,所以大公司的人“看过猪跑也吃过猪肉”,从这个角度,一定是具有大公司背景的人有优势,因为此前他们拥有部署十万台服务器这个量级的经历,懂得一个服务器集群的价值是什么,提升单台服务器的算力又意味着什么。


所以,今天做自动驾驶的人,几乎都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经历过大平台,且拥有成功运作移动产品经历的人。从成功的概率来说,一个人能不能做成这件事,要看他过去的经验和背景,而他会不会成功,更取决于他的特质,比如说是否务实地思考市场需求,是否具备好奇心、极强的学习能力、open的心态等。


LS:你们团队的长板是什么?短板又是什么?


刘斌:决定创业之后,我先研究的不是公司怎么能成,而是一个公司为什么会死。看了很多的文章,拜访了很多企业,研究公司可能的死法。有几个著名的观点,比如A轮死和C轮死,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现金流断掉……最后我发现,有一种情况伤害最大,就是合伙人内斗。所以我们合伙人先设了一条红线,绝对不能内斗。


研究完死法以后,再看我们怎么能做成这件事,也就是我们的长板在哪里。离开大平台自己创业,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特质?


第一,你的口碑和人品如何。表现在两点,一是面对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你能否坚持选择长期价值,而不追求短期利益。在大公司里大部分职业经理人会选择短期利益,让业绩好看一点,老板对自己印象好一点,但长期不一定有价值。二是在面临困难抉择时,遵从你的内心。如果你为了尽快拿到投资而对投资方有所隐瞒,短期内你是有收益了,但你损失的是更宝贵的口碑。


第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质相同的人会聚合在一起。觉非科技这群人有一个特质,愿意成就他人。看着团队取得成绩比我们自己成功更加具有成就感。


其他的优势,是团队过去共事多年形成的特点,比如较强的好奇心,真诚等等。这些特质让我们这个团队的成熟度很高。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更侧重团队和所在行业、所做事情的匹配度,以及团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自动驾驶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这是特别重要的特质。


至于短板,一是我们的背景是从大公司出来,没有人真正在河边走过,或者跳到水里游过泳。所以我们敬畏传统车厂,这种敬畏之心也影响着我们很多业务决策逻辑。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决定自己不造车,不做芯片,不做终端硬件,我们选择的是联盟模式,守住自己擅长的软件、算法、数据层面,与我们的伙伴合作,我的设备只要卖出去就有盈收,但我们不只是搭台唱戏,最终要在市场上找到我们的价值主张和价值增益点,让别人为此买单。


选择联盟模式的结果是,第一步迈得非常难,你等于是产业的变局者,你要说服别人用你的东西。过去大半年,我和团队一起走访了30多家企业,真正了解市场需要什么,而不是闭门造车。我们想做一些能真正改变出行市场的事情。


另一个短板可能是,能否拥有行业落地资源。我们原来做To C,现在To B资源显然不足。但我们并不急于去汽车厂或者传统工业挖人,我们几个自己先提升了,才可能吸引比我们更牛的人加入。


终局:做自动驾驶的交通“云大脑”



LS:你理解的自动驾驶领域的终局是什么样的?北京觉非科技想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刘斌:关于自动驾驶普及的时间,去年的市场预期比较乐观,是5-8年。今年市场预期普遍变成了10-15年。我觉得纯无人驾驶落地的时间可能还会更久。


即使到自动驾驶普及的年代,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可能会长期共存,甚至最终共存。到那时候,我的判断是,很难有一家公司把自动驾驶市场全部吞掉,这是一个平台化的机会。我们希望能成为自动驾驶的交通“云大脑”。


李东旻:在技术未来落地上,我们认为在中国,未来无人驾驶的重点不在“无人”二字上。在世界范围内看,比如美国、日本用无人车解决人力司机供给不足的问题,但中国并不缺司机供给,如果我们把无人驾驶的重点放在“无人”上,那么它在中国的落地难度非常大。反而是在大学城、园区、港口等地,劳动力供给是封闭的、有门槛的,线路相对固定,无人车能满足一些特定需求。


在汽油车时代,供应商基本垄断了全世界的主机厂。但在自动驾驶时代,我们认为BAT巨头、传统的主机厂、供应商、创业公司,这四类角色很难有一个能把另外的全部干掉。所以再过五年十年,市场会呈现多足鼎立的局面,可能各个角色占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那这样就很不经济,很不规模化。


我们做互联网科技的思维方式永远是思考平台化的机会,也就是规模化的机会,那就要求覆盖30%-50%以上的市场,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


我们看到的机会是,一定需要一个云端大脑去处理和调度这些数据,而这是不存在边界的,谁的数据多,谁就可能把这个市场吃掉,这是我们想成为的角色。


LS:创业以来的感受?


刘斌:之前在大公司,很多时候是执行一个自上而下的任务。但创业不一样,终局是什么样的?最终我们想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自己判断,然后不停更新判断,没人能告诉你答案。


创业不像地图会告诉你路径,你直着走就到了还是往西走100米就到了。创业一定是你在摸索中迅速调整,找到最合适的路径抵达终点。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北京觉非以及团队一直保持创业的初心,更加务实地为行业和客户创造价值。


李东旻:作为一名互联网早期从业者,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比较幸运地经历过三个时代:PC时代、移动时代和正在兴起的物联网智能时代。每个时代来临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的心态和角色都不一样,往往早期时候是被动选择,越往后,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对时代的认知就更加清晰。每个时代快要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同样的选择机会:to be or not to be,不同人选择的时机不同,有早有晚,有的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的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最重要的是,做出选择,而我选择了觉非科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游学,拜访企业,学习与沉淀,看到很多不同阶段的企业背后成功的源动力:选择相信。我发现人在选择未来的时候习惯于去寻找因果关系,而实际上因果关系的逻辑判断只存在于过往的经历和经验中,真正改变未来结果的,是强大的愿力,相信的力量,这是确保我们在未来无数可能中,真正能成就一些伟大事业的本质原因。遇到刘斌和觉非科技,真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我毫不犹豫,纵身一跃。我觉得创业更加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角色,本质上,创业者就是手艺人,用自己的本领与专注,持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LS:请用三个词来形容对方。


李东旻:务实、乐观、投入。


刘斌:人格魅力,关注细节又抓放得当,乐观。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